国家珍贵古籍名录

御题平定台湾全图十二幅 (清)高宗弘历题诗 清乾隆内府铜版印本

 

     《御题平定台湾全图》,又称《平定台湾得胜图》,乾隆帝平定台湾后命人绘制。乾隆时期,清代民间秘密结社组织天地会影响日广,为遏制其在台湾的发展,乾隆五十一年(1786),清兵搜捕天地会众,引发天地会首领林爽文、庄大田等起义,率众连克数城。乾隆五十二年(1787),钦差大臣福康安率兵渡台进攻义军,俘获林爽文,解京杀害。平乱之后,乾隆认为事件之大,可与平定伊犁、回部、金川相比,遂命宫廷画师绘制画稿,描绘平乱经过,是为《御题平定台湾全图》。该本由姚文瀚、杨大章等绘稿,清高宗弘历题诗。姚文瀚,号濯亭,清顺天(今北京)人。乾隆时供奉内廷,工释道、人物、山水、界画,作品有《梧阴清暇图》轴、《春朝婴戏图》轴等。杨大章,清代画家,善画山水、人物,有乾隆三十六年(1771)仿刁光胤写生册等。贾全、谢遂、庄豫德、黎明,均系清宫廷画家,亦参与了战图的绘制工作。战图包括图版十二幅,即大埔林之战、进攻斗六门、攻克斗六门、攻克大里杙贼巢、攻剿小半天山、枋寮之战、生擒逆首林爽文、集集埔之战、大武垄之战、生擒庄大田、渡海凯旋、凯旋赐宴。生动描绘了乾隆五十二至五十三年(1787-1788)清政府派兵平定台湾的战况及生擒林爽文、庄大田的情景。

 

 

    乾隆帝为每幅画题诗一首,冠于图版上方。中国画师学习西洋画法,分别将各重要战役及有关事件采用全景式构图,在一个画面上较好地表现出战斗进行的规模和全貌;同时吸取中国传统画的表现手法,描绘人物脸部、服饰、山石、海水、树木、硝烟等,明晰完整,更具中国山水画和木刻版画的特点。它记录了中国画师、刻工学习铜版画绘刻技艺的最初经历,代表了中西文化艺术交融的成就,对研究清代政治、军事、绘画、印刷等都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首图藏本乃清乾隆内府铜版印本,册叶装。战图绘稿完成后,乾隆帝命内府铜版印刷,御制诗文则木版刷印。清代宫廷刷印的这批铜版画印数不多,大多颁赏皇子及文武大臣,在宫内流传,保存下来的更是稀少,具有重要的版本价值

 

    有裕榖堂祝氏题款。

 

    第三批《国家珍贵古籍名录》0846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