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隅集四种九卷 (明)毛烨撰并编 明末刻本 一函三册
半叶九行二十字,白口,四周单边,框高21.9厘米,宽14.6厘米。
《海隅集》为毛烨曾祖毛思义所遗,乃未成之书,又经年未理,文稿残阙,遗而弗备,烨广搜诸公赠言补而续之,遂成是集。毛思义,字继贤,号海隅。山东阳信(今属山东滨州)人。弘治十五年(1505)进士。初授户部主事,正德末年出知直隶永平府,以忤江彬,被谗下狱,谪云南安宁知州。嘉靖中累迁至副都御史,巡抚应天诸府。卒年六十七。《明史》卷二百五十七有传。
此书内分四目:《永平公案》二卷、《平夷事略》一卷、《小稿》四卷、《赠章》二卷。前二者记毛思义居官时的主要事迹。《永平公案》述其知永平府事。正德十三年(1518)驾幸昌平,宦者随路刷选妇女以充进奉。思义下令:大丧未举,车驾必不远出,敢称驾至扰民者,即治以法。此告示竟招致佞臣江彬之党诬陷。帝怒而立逮之,继而谪云南安宁知州。书中除自述记事外,另附与事件相关的奏疏、诏旨等公文,及友人送行诗文等。《平夷事略》述录毛氏入安宁后,以其才略平息苗夷叛乱以及赴各地剿贼之事,及同僚间往来书信、贺功诗词等。《小稿》为毛思义的诗文集,均为其为友人所撰写的赠序、墓志、祭文、诗篇等。《赠章》乃录同世诸名公赠言,包括诗、文、书等。玄孙毛烨续补此书,一为广其祖传,一为“以资考订,要之野史纪事,或以补正史之阙”。(毛烨《海隅集永平公案序》)书中提供了更多的原始数据,不仅可与史载互证亦可补其不备,使得人们能从诸多角度去了解事情的原委,对研究历史人物和史实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明清以降,主要的公私书目中未见录有《海隅集》一书,又经查《中国古籍善本书目》和国内各图书馆古籍目录,均未觅及。由此观之,是集存世稀少,目前只有首都图书馆有藏,虽不敢断言为海内孤本,然实属稀见典籍,至珍至贵。
此书钤有“北平孔德学校之章”。
第四批《国家珍贵古籍名录》105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