寿梅集二卷 (明)朱元振撰 明嘉靖刻本 一函一册
半叶八行十六字,白口,左右双边,单黑鱼尾。框高17.9厘米,宽13.9厘米。
朱元振,字士诚,号寿梅,明宣德至天顺间松江(今上海松江)人。据王兆云《明词林人物考》,朱姓为上海着姓,世传经学。朱元振之父朱木,字楚材,号静翁,以布衣召至公交车,上《安边十二策》,深见嘉纳,著有《静翁集》、《静轩行稿》。静翁之子士诚,为淸修积学之士,生当承平极盛之际,隠居求志,外无兵戈之扰,而居有丘樊之乐,文酒燕游,亲戚情话,发为音词,时以诗名。其后嗣搜罗访求,于蛛丝煤尾之余得诗百篇,辑成《寿梅集》。
据卷前嘉靖甲寅(1554)长洲文征明序,《寿梅集》为朱元振后人察卿与福州公子文再世搜访而得。朱察卿,字邦宪,号象江,自称醉石居士,布衣称诗,有沈明臣所编订之《朱邦宪集》传世。《明词林人物考》称邦宪白晳飘髯,善谈笑,而特好饮,任侠豪迈,隆庆、万历年以贵公子擅才华。明何三畏《云间志略》卷十八有传。邦宪父朱豹,字子文,官至福州知府,其《朱福州集》为嘉靖三十一年(1552)朱察卿所刻,《朱邦宪集》卷九有传。《寿梅集》、《朱福州集》皆赖察卿之功得以传世,诚如文征明所言:“非察卿之贤,而有文安望其慎葺而有传哉。”文征明序中不仅盛赞察卿搜罗之功,亦对《寿梅集》评价甚高,认为朱元振之诗清新尔雅,缘情写事,随物赋形,命意铸词,无一长语,文辞纡回冲逺,无有吁咈,真鸣盛之作也。此本版面疏朗,纸墨俱佳,具有较高的版本价值。
钤有“北平孔德学校之章”。
第三批《国家珍贵古籍名录》090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