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珍贵古籍名录

云峰胡先生文集十卷 (元)胡炳文撰 明正德三年(1508)何歆、罗缙刻本 一函二册

 

    半叶十一行二十一字,白口,四周单边,单白鱼尾,框高18.8厘米,宽13.1厘米。

 

    胡炳文(1250-1333),字仲虎,号云峰,婺源(今江西婺源)人。幼嗜学,既长,笃志朱子之学,于诸子百氏,阴阳医卜,星历术数亦多推究。元初为信州道一书院山长,调兰溪州学正,不赴,卒谥文通。有《周易本义通释》、《四书通》、《云峰集》等。《元史》卷一百八十九、《新安文献志》卷七十一有传。

 

    炳文以易名,于朱熹所注四书用力尤深。其于注疏经书之外,“复有论著应酬所谓文集二十卷,兵燹之余所存无几”(参考汪循序)。七世孙用光及八世孙浚集其遗文百余篇,由江西按察佥事汪舜民校正,婺源县令蓝章梓行,未几毁于市火。浚之子琏复加博访各方,搜其遗文,以类入梓。全书十卷,卷前有序言四篇,依次为正德三年汪循《云峰先生文集序》、弘治元年(1488)陈音《云峰胡先生文集序》、储巏《云峰胡先生文集序》(未署时间)、弘治二年(1489)汪舜民《校正云峰胡先生文集序》,末有跋二篇,为正德二年(1507)何歆《书胡云峰先生文集后》、正德三年胡浚《重刊云峰文集后序》。其中卷一书七篇、论一篇,卷二记十七篇,卷三序十六篇,卷四题跋七篇、字说十二篇,卷五碑一篇、墓志铭三篇、传一篇,卷六上梁文一篇、启八篇、箴四篇,卷七铭九篇、赋三篇、辞一篇,卷八诗二十八篇、诗余三篇,卷九、卷十为附录,汇《元史》列传及炳文行实,及诸人为其所做序记碑赞之属,卷九计十四篇,卷十计十二篇。《四库全书总目》云其杂文“平正醇雅”,诗如《赠鹤庵相士四言》、《北寺昏钟》、《廖坞晚烟》、《拜鄂岳王墓》、《濠观亭》、《赠二齐生》诸篇,皆“不失雅韵”,评价较高,亦称公允。

 

    云峰集现存明弘治二年蓝章刻本,十四卷附录一卷;正德三年何歆、罗缙刻本,十卷;清道光十一年(1831)胡积城刻本,十卷;四库全书本,津本十卷、渊本八卷等。本馆所藏为正德三年刻本,篇目最多。与弘治刻本相比,目次有所变化,篇目增多,内容亦有少量不同,可资互补。较之道光刻本,多记二篇、启二篇。四库本则无序跋、附录。可见本书具有重要的版本价值。

 

    钤有“长水胡氏藏书”印章一枚。

 

       第四批《国家珍贵古籍名录》1068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