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珍贵古籍名录

妙绝古今不分卷 (宋)汤汉辑 明萧氏古翰楼刻本(有抄配) 一函四册

 

    半叶八行十七字,小字双行字同,白口,左右双边,单白鱼尾,框高21.0厘米,宽14.2厘米。

 

    该书卷端不着撰者名氏。《四库全书总目》据元赵汸《东山存稿》,定为汤汉所编。书前附有序文,亦言明该书为汤汉所辑。汤汉,字伯纪,号东涧,宋饶州安仁(今江西余江)人。理宗淳佑四年(1244)进士。初为真德秀宾客,曾掌象山书院。历上饶簿、国史实录院校勘、太学博士、秘书郎。上言尽用天下之财力以治兵,尽用天下之人才以强本。累官知隆兴府。度宗时,以端明殿学士致仕。卒年七十一,谥文清。有《东涧集》、《陶靖节先生诗注》等。《宋史》卷四百三十八有传。

 

    该书所采为《春秋左氏传》、《国语》、《孙子》、《列子》、《庄子》、《荀子》、《淮南子》、《国策》、《史记》、扬雄、刘歆、诸葛亮、韩愈、柳宗元、杜牧、范仲淹、欧阳修、王安石、曾巩、苏洵、苏轼等二十一家之文,拔其优者汇辑成书,凡七十九篇。文中间有评注,或释字词文句,或发微言大义。考其甄辑之初衷,赵汸认为,汉处南宋衰微之际,“以为南渡忍耻事雠;理宗容奸乱政,故取《左氏》、《国策》所载之事,以昭讽劝;而并及于汉、唐二代兴亡之由;又取屈原、乐毅、韩愈《孟东野序》、欧阳修《苏子美》诸篇,有感于士之不遇”(《四库全书总目》卷一百八十七),其去取之间,篇篇皆有深义,故作题后以发明之,凡一千四百余言。

 

    此本为明萧氏古翰楼刻本,版心上刻“萧氏古翰楼”,下有刻工姓名。序及篇目各有一页,正文有三页系抄配。书前附汤汉自序及赵汝腾题识。萧氏古翰楼,即赣郡萧斯馨古翰楼,明代坊刻的一支。明代坊刻,虽多因逐利而品质不高,然亦不乏上乘之作。萧氏即是如此,所刻之书曾被《书林清话》归入“明人刻书之精品”,足见其品格不俗。此本虽有抄配,却无缺卷,纸墨刻工亦属考究,具有较高的版本和艺术价值。

 

    该书钤有“艺风堂藏书”、“荃孙”、“毛诗正义卅三卷人家”、“友虚所见”、“求古居”、 “北京孔德学校藏”、“北平孔德学校之章”等印记。

 

    第三批《国家珍贵古籍名录》0943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