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珍贵古籍名录

新编事文类聚翰墨全书 (元)刘应李辑 明初刻本 四函二十五册

    新编事文类聚翰墨全书甲集十二卷乙集九卷丙集五卷丁集五卷戊集五卷己集七卷庚集二十四卷辛集十卷壬集十二卷癸集十一卷后甲集八卷后乙集圣朝混一方舆胜览三卷后丙集六卷后丁集八卷后戊集九卷,现存七十六卷(甲集全,乙集一至三、七至九,丙集全,丁集全,戊集全,己集全,庚集一至六,辛集全,壬集全,癸集一至八)。半叶十二或十四行二十四字,小字双行字同,细黑口,四周双边,双顺黑鱼尾,框高15.7厘米,宽10.6厘米。

 

    刘应李,初名棨,字希泌,号省轩,建宁建阳(今福建建阳)人。南宋度宗咸淳十年(1274)进士,曾任建阳主簿。宋亡不仕,退与熊禾、胡一桂讲学于洪源山。后建化龙书院于莒潭,聚徒讲授,学者云集,并著书立说,所著有《翰墨全书》、《易经精义》、《传道精语》等,仅《翰墨全书》存世。

 

    《新编事文类聚翰墨全书》,又名《新编事文类聚翰墨大全》。作为一部民间交际应用类书,是书仿祝穆《事文类聚》之例,分类辑录大量词语典故、诗词文章以及图式、联语等各种应酬文字,入诸式门、冠礼门、庆诞门等二十五门,先列“事类”,后列“文类”,采摭甚富,便于查寻。其中保留宋元间应酬诗文颇多,为辑佚家所重视;所记诸款式、称谓、礼制,多见一时风尚,元代官制、舆地、科举条式尤详。该书对研究宋元历史、文学具有一定价值。

 

    因此书实用性较强,故颇受欢迎,传刻者甚多。元刻本系统有二,一为大德本,一为泰定本,但现存多为残帙。明刻本系统有五,分别是明初本、正统本、正德本、嘉靖三十六年(1557)杨氏归仁斋刻本和万历三十九年(1611)安正堂重修本。首都图书馆所藏为明初刻本,前有大德十一年熊禾序,内容直接承袭泰定本,卷目与内容编排则参照大德本。明初本乃是明代《翰墨全书》最为流行的版本,被多次翻刻。首图此书虽为残本,但保存大半,仍具有一定的版本、文献价值。

 

    第三批《国家珍贵古籍名录》0860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