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珍贵古籍名录

推篷寤语九卷余录一卷 (明)李豫亨撰 明隆庆五年(1571)李氏思敬堂刻本(有抄配) 一函六册

 

    半叶十行二十一字,白口,四周双边,单黑鱼尾,框高19.5厘米,宽14.2厘米。

 

    李豫亨,字符荐,号中条,又号遵海,明隆庆间松江华亭(今属上海)人。据其弟升亨所撰后跋云:豫亨自幼性好博览诵读,外有见辄好仿效之。始有师好诗,辄学诗。见祈祷有验,辄学祈祷。先公多集兵书,辄喜谈兵,且好习韬钤、星遁、射弩诸法。游胶庠间,闻衡山诸公以书鸣,辄学书,又兼及古迹名绘,善鉴赏。继而有以养生说进者,辄喜谈养生。搜辑玄家、禅梵之说数百种。尤精于医卜、课命、相术诸家,莫不窥其奥妙。

  

    隆庆四年(1570)豫亨始捐举业,后以鸿胪谒选,遂挂帆赴京,舟行暇间每推篷观景,便摅夙昔所知,解表见古,随得辄书,累积数百条,总若干卷。豫亨自释:“舟之亡,所见者篷蔽之。人之懵,所知者寐障之。舟匪篷,则丹厓碧流在望矣。人匪寐,则开户发牖昭如矣。”(自叙)故欲借此书启昔之寐为今之觉,即曰《推篷寤语》。此后,学人赵谦光校勘时因书稿未以类相从,便析为测微、原教、本术、还真、订疑、毗政六篇,共三十类,五百五十章,类别义明,灿然成次,李氏复见之,矍然首肯。其书内容驳杂,楮素多涉释、道二家,玄章梵语、哲训仁言,皆修身养性之论。末附《余录》一卷为前书遗味余音也。

 

    该书末叶有牌记“隆庆辛未秋李氏思敬堂雕梓”,又据序跋言,李氏刻本当为此书初刻。各卷末均题有“长洲吴曜书”,吴工乃苏州著名写手,此外书中亦记有多名刻工姓氏,如:张凤、袁宸、袁宏等,均为苏州地区的刻字良工。故此是书精写精刻,印刷讲究,览之悦目。然而至今,这一版本流传在世者已甚少,实属海内稀见,版本价值极高。

 

    是书《推篷寤语引》、《跋寤语后》及卷三内数叶系抄配。文中有佚名圈点和批注。并钤有”和一方双鱼图纹的印章。

 

    第四批《国家珍贵古籍名录》1049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