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珍贵古籍名录

霏雪录不分卷 (明)镏绩撰 明弘治元年(1488)张文昭刻本 一函四册

 

    半叶十行十六字,粗黑口,四周双边,双对黑鱼尾,框高20.6厘米,宽14.5厘米。

 

    此书作者,今人多著录为刘绩,《国家珍贵古籍名录》亦写为刘绩,而《霏雪录》卷端所署则是镏绩。《中华古今姓氏大辞典》中解释“镏”字时曰:“现行罕见姓氏。今湖北之监利有分布。”作为姓氏,“镏”与“刘”应当不能混淆,《中国古籍善本书目》、《国家珍贵古籍名录》将镏绩著录为刘绩,似乎不妥。

 

    明许东望修、杨家相重订《[嘉靖]山阴县志》卷九《隐逸传》详细记载了镏绩其人:“镏绩,字孟熙。父涣,有雅行,以诗名。绩方数岁,涣试以诗,有奇句。既长,遂擅名一时,然素贫,转徙无常地。所至书鬻文榜于门,所得酬物辄市酒。乐宾客,不事生产计。尝有客至,呼茗不即出,怪之,因入室,其妻方拾破纸以代所爇薪。家不能具担石箪瓢,度昕夕晏如也。著有《嵩阳集》、《霏雪录》、《穿云集》传于世,子师邵性超迈,亦工诗辞。镏祖父孙三人,皆以文学高于世,世称为‘三镏’云。”

 

    《霏雪录》包括诗文评论,掌故实录等内容,材料较丰。《四库全书总目》曰:“此书辨核诗文疑义,颇有根据。又及与元末诸遗老游,故杂述旧闻,亦多有渊源。然每纪梦幻诙谐之事,颇杂小说家言……未可概信。以其可取者多,录备明初说部一家耳。”

 

    《中国古籍善本书目》著录《霏雪录》有多种刻本,最早者为明弘治元年张文昭刻本,仅首都图书馆有藏。现将此本与所见其它刻本对照,可以发现《霏雪录》之《四库全书》本为张文昭刻本之前半;《古今说海》本或为张文昭刻本之选本;《说郛续》本、《学海类编》本的内容与《古今说海》本相同,仅文字略有差异。可见,明弘治元年张文昭刻本《霏雪录》不仅是目前所见刻本中最早者,也是最为完整的,完全可以作为底本与其它对校本、参校本或是异本校勘比较

 

    此本版面疏朗、悦目,版心有字数统计,有刻工:李人、李玺等,四册页码连排。钤 “独志堂印”、“听雨斋”、“北平孔德学校之章”等印章。

                    

    第二批《国家珍贵古籍名录》047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