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史二卷 (明)冯时化撰 明隆庆四年(1570)独醒居士刻本 一函二册
半叶八行十九字,小字双行字同,白口,四周单边,框高20.2厘米,宽12.5厘米。
冯时化(1526-1568),字应龙,号与川,晚号无怀山人,柏乡(今属河北邢台)人。冯氏一生形影孑然,惟好读书、善文词,然终身不得志,中年嗜酒成性,加之忧病侵寻,遂在寥落之际,手编《酒史》一帙,以释愤怀。《[雍正]畿辅通志》卷七十九有传。
此书以摘引前人有关酒的各种论著为主要素材,细化为酒系、酒品、酒献、酒述、酒余、酒考六篇,分门别类地介绍酒的历史、种类、酿制方法、著名产地以及历代名人咏酒的诗赋、评酒的文章和有趣的酒人故事等。全书内容广博而庞杂,然体系清晰而简约,如前序所云:“有系以遡其源,有品以秩其等,有献以立之征,有述以颂其庥,有余以鬯其音,有考以广其识。”足见《酒史》是一部内容相对完整的介绍酒文化的专著。此外,该书保留了大量原始资料,对后世研究中国古代酒文化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四库全书总目》、《善本书室藏书志》、《八千卷楼书目》、《郑堂读书记》等书目有录。
是刻为明隆庆四年刻本,乃《酒史》行世的第一版本。据序载:冯时化辞世前书稿未及镌梓。至第二年,序作者赵惟卿前往冯家祭奠,才得知山人遗言将生前所书《酒史》,“命儿辈并藏之笥,云必以示怀堂(按:赵惟卿字)公”。为不负良友之托,惟卿“乃挥泣而收其书,携之以东”,示书稿于博雅君子孙少泉,少泉读后更发出“文人达士持扫愁之篲者,不可不知《酒史》”之慨,便授之梨枣。关于此书的出版者,卷端着“独醒居士校梓”,然而目前尚无史料可考“独醒居士”之真实姓名,此人是否与序作者赵惟卿和序言所及孙少泉有关联,亦不得而知。因此,传统著录称此本为“独醒居士刻本”。
本书有佚名圈点。钤有“百炼盦”、“慈舟秘笈”、“老况欣赏”、“谢刚国印”、“况翁欢喜”、“万卷藏书宜子弟”等印。
第二批《国家珍贵古籍名录》0471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