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珍贵古籍名录

重广补注黄帝内经素问二十四卷 (唐)王冰注 (宋)林亿等校正 (宋)孙兆改误 明嘉靖二十九年(1550)顾从德影宋刻本 二函十二册

 

    半叶十行二十字,小字双行字数不等,白口,左右双边,单黑鱼尾,框高21.8厘米,宽15.6厘米。

 

    王冰,号启元子,唐敬宗宝历中为太仆令。年轻时笃好养生之术,留心医学,潜心研究《素问》达十二年之久。经过分门别类、迁移补缺、阐明奥义、删繁存要以及前后调整篇卷等整理研究工作,着成《补注黄帝内经素问》二十四卷,为整理保存古医籍作出了突出的贡献。后人对于《素问》的研究多是在王冰研究的基础上进行的。林亿,北宋人,官朝散大夫,光禄卿直秘阁,精于医术。嘉佑二年(1057)宋政府设立校正医书局,林亿为主要校正者之一,他先后参与校定《嘉佑补注神农本草》、《黄帝内经素问》、《伤寒论》等唐以前多部重要医着。

 

    《重广补注黄帝内经素问》,系王冰重新整理编次并注释《黄帝内经素问》而成。《素问》原为九卷,八十一篇。自汉以来,屡经增改、传抄,至唐代已“篇目重迭,前后不伦,文义悬隔,施行不易,披会亦难”(王冰《重广补注黄帝内经素问序》)。王氏遂以南朝全元起《内经训解》为依据,对之进行了编次注释,故曰次注;又补入“七篇大论”,并对其中简、脱文,断义不相接之处搜求经论,迁移补之;篇目坠缺指事不明者,量其旨趣,加以阐明。王氏在增改经文时,态度严谨,“凡所加字,皆朱书其文,使今古必分,字不杂揉”(王冰《重广补注黄帝内经素问序》)。在注释方面,广泛征引多种古籍,对原文详细注释。北宋校正医书局林亿等人于嘉佑二年(1057)对该书进行校勘,“搜访中外,裒集众本,寖寻其义,正其讹舛”、“正缪误者六千余字,增注义者二千余条”。(高保衡、林亿《重广补注黄帝内经素问序》)此后各种刊本虽经或分或合的演变,然均以林亿校正本为依据。

 

    首都图书馆所藏乃明嘉靖二十九年顾从德影宋刻本,是各种版本中较为优秀的本子。字体古朴秀丽,避宋讳“玄”字等,是明显的影宋刻本,字口锋芒毕露,可见刷印较早,且保存完好,实属难得。

 

    此本钤有“侍讲青宫读书中秘”、“岳潢字拙存印”、“岳潢之印”、“喜曾”、“半巢书屋主人李氏绍白珍藏”等印记。

 

    第三批《国家珍贵古籍名录》0837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