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经略八卷 (明)郑若曾撰 明隆庆二年(1568)林润刻本 一函八册
半叶十二行二十二字,白口,四周双边,单白鱼尾,框高21.7厘米,宽15.9厘米。
郑若曾,字伯鲁,号开阳,昆山(今江苏昆山)人。明嘉靖初贡生,有济世之志,天文、地理、军事靡不备览。曾佐胡宗宪、戚继光筹备抗倭军务。平寇后,叙功授锦衣世荫,力辞不受而归,潜心著书立说。传世之作颇多,其中《筹海图编》、《万里海防图论》、《江防图考》,均成为后世研究海防和海外交通的权威著述。《[同治]苏州府志》卷九十三有传。
明季武备废弛,法令如戏,倭寇横行数千里。郑氏之《江南经略》即为抗击倭寇侵入长江而作的江防论著。卷一论江南兵务总要和内外形势;卷二至卷六记苏州、常州、松江、镇江四府所属山川险易、城池兵马;卷七论战守事宜,卷八则杂论战具、战备等。全书以图列论,如:南畿全图、倭寇海洋来路之图、海防图、江防图等,其中一些绘图,尚属首制。虽然此书专为当时倭患而作,多为一时权宜之计,然而内中确涵重要的史料价值和军事地理学价值。
是刻为时任应天巡抚的林润所刻。林润(1530-1569),字若雨,号念堂,福建莆田人。嘉靖三十五年(1556)进士。初授临川知县,累官至南京御史。润虑及东南倭乱,战士不能为弱土当锋,适得此稿,览而爱之,便“评次附益,且命之梓,俾抚膺时事者,知所向方云。”(《江南经略序》)四库即收此本,论及林润“所评亦多迁就时势之言,然所列江海之险要,道路之冲僻,守御之缓急,则地形水势,今古略同,未尝不足以资后来之考证,究非纸上空谈,检谱而角抵者也。”(《四库全书总目》卷九十九)是书版心有刻工:顾时中、唐林等。
此书有佚名圈点,并钤有一枚“念祖堂臧书印”。
第四批《国家珍贵古籍名录》1041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