塞语不分卷 (明)尹畊撰 明嘉靖刻本 一函二册
半叶九行十九字,白口,四周单边,框高18.3厘米,宽13.8厘米。
尹畊(1513-?),字子莘,号朔野,蔚州(今河北蔚县)人。明嘉靖十一年(1532)进士,官至河南按察司佥事。尹畊自幼长于北部边地,“少习兵事,识兵机,每欲提一旅横行塞上”(刘应节《塞语序》)。他通晓疆事,痛恨边臣玩忽,武备废弛,故作《塞语》一书,申明边防虏势之要害。又曾于河间知府任上大力整顿军事,招募民兵,修建军事设施,显示出一定的军事素养,非仅纸上谈兵矣。著述有诗文集《朔野集》、杂史《南泰纪略》以及兵书《乡约》、《塞语》等。其生平事迹于钱谦益《列朝诗集》丁集卷二有载。
《塞语》一书作于嘉靖二十九年(1550),不分卷。卷前依次有刘应节《塞语序》、嘉靖辛亥(1551)赵时春《题塞语前》、嘉靖庚戌(1550)郝铭《塞语序》,书末有张瓒《书塞语后》。全书共计十一篇,依次为:虏情、形势、城塞、乘塞、出塞、抽丁、官军户、保马、练习、民堡、审几。可谓“近之戎政,远之虏情,详而法制,大而形势,无不论说之也”(郝铭《塞语序》)。尹畊认为,汉之患在外戚,唐之患在藩镇,而明之患以备虏为急,当以宋为殷鉴,故此书纵横博辨,阐述了“捍御塞北诸部之术”(《四库全书总目》卷一百)。
明嘉靖刻本《塞语》是该书的最早版本,镌刻精美,墨色浓重,风格古朴雅拙。
此本有佚名朱笔圈点。钤有“四明卢氏抱经楼藏书印”、“北平孔德学校之章”。
第二批《国家珍贵古籍名录》0450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