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珍贵古籍名录

读书录十卷续录十二卷 (明)薛瑄撰 明嘉靖三十四年(1555)沈维藩刻本 二函十册

 

    半叶十行二十字,白口,左右双边,双对黑鱼尾,框高20.2厘米,宽13.0厘米。

 

    《读书录》是明代著名理学大师一生读书、讲学的笔记,明清两代对其多次刊刻主要有十一卷、十卷、二十四卷、二十卷、八卷几种形式。许雪涛《<读书录>版本源流考》一文(《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5期)对各版本情况有较为详细的考证。

 

    许文认为十一卷本可能是《读书录》的原刊本,他又将十一卷本与所见十卷本最早者明正德十五年( 1520) 郑维新刻本相比对,发现后者较前者,有内容的补充,如卷二中“《易》有……”条加入“《诗》有白圭之训”一句;有顺序的调整,如十一卷本 “读《阴符经》杂言并序”条在卷六之首,而十卷本中,此篇则在卷十之末。认为“十卷本是在十一卷本的基础上经过了郑维新的修订”。

 

    首都图书馆所藏的明嘉靖三十四年(1555)沈维藩刻本,即是据郑维新刻本而刊。维藩是明嘉靖三十二年(1553)癸丑科进士,时任平阳府解州闻喜县知县,他刊刻此本,是为了“表章正学,以一士习,以振风教”,此书正文前有平阳府解州闻喜县的《重刊读书公移》,可见刊印此书乃官方行为,亦可见薛瑄的思想在当时很受推崇。

 

    此本比较稀见,《中华再造善本》影印了此版本。

  

    第三批《国家珍贵古籍名录》0831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