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刊宪台厘正性理大全七十卷 (明)胡广等撰 明嘉靖三十一年(1552)余氏自新斋刻本 四函二十四册
半叶十一行二十四字,小字双行字同,白口,四周双边,双顺黑鱼尾,框高18.1厘米,宽13.0厘米。
胡广(1369-1418),字光大,号晃庵,谥文穆,吉安路吉水州(今江西吉水)人。明建文二年(1400)庚辰科状元,历官翰林修撰、左春坊大学士、文渊阁大学士,永乐五年至十六年(1407-1418)任内阁首辅。主持编写《四书大全》、《五经大全》、《性理大全》等。《四库全书》子部杂家类收录其《胡文穆杂著》。《明史》卷一百四十七有传。
明太祖即位后,为整顿战乱后的社会风气,恢复道统秩序,在学术思想领域实行文化专制统治,推崇经学,尤重程朱理学的作用。洪武三年(1370)明朝恢复科举,承袭元朝旧规,科举考试内容基本上以程朱理学为主。为实现“使家不异政,国不殊俗”(永乐十三年御制序)、“家孔孟而户程朱”(永乐十三年胡广等《进书表》)的目地,永乐十二年(1414),明成祖朱棣命胡广等人编纂《性理大全》。该书汇辑宋代儒家理学名著与重要论述,专供科举取士之用,为明代儒学的典范之作,集理学之大成。其编排方法仿照《朱子语类》的体例,先列原文,后置各家之说,以卷编次。所采宋儒之说共一百二十家。在全书七十卷中,第一至二十五卷为自成卷帙的著述,计有周敦颐《太极图说》一卷、《通书》二卷、张载《西铭》一卷、《正蒙》二卷、邵雍《皇极经世书》七卷、朱熹《易学启蒙》四卷、《家礼》四卷、蔡元定《律吕新书》二卷、蔡沈《洪范皇极内篇》二卷。第二十六卷以下,摘发群言,列为十三目,分别为“理气”、“鬼神”、“性理”、“道统”、“圣贤”、“诸儒”、“学”、“诸子”、“历代、“君道”、“治道”、“诗”、“文”,共计四十五章。是书朱学印迹十分明显,集汗牛充栋的宋人理学名篇名章为一体,为后世治儒与研究提供了系统而丰富的数据。它与《五经大全》、《四书大全》的编纂真正确定了程朱理学的统治地位,在中国性理学发展史上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四库全书总目》收入子部儒家类,评以“以后来刻性理者汗牛充栋,其源皆出于是书”。
此本卷终有“嘉靖壬子岁仲夏余氏自新斋梓行”长方形牌记,是明嘉靖三十一年余氏自新斋刻本。余氏家族以刻书闻名,刻书历史可追溯至宋代,至明代已书肆林立,有自新斋、三台馆、萃庆堂等。首图藏该本虽为坊刻之本,然流传至今也不多见。
此本有佚名批注。钤有“赐书阁”、“积古斋”、“南陵徐氏仁山珍藏”、“学部图书之印”(满汉合璧)、“京师图书馆收藏之印”等印记。
第三批《国家珍贵古籍名录》0830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