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珍贵古籍名录

江西奏议二卷 (明)唐龙撰 江西奏议附录一卷 (明)陈金等撰 明嘉靖刻张鲲重修本 一函二册

 

    半叶十行二十字,白口,四周单边,单黑鱼尾,框高19.2厘米,宽14.1厘米。

 

    唐龙(1477-1546),字虞佐,号渔石,谥文襄,金华府兰溪县(今浙江兰溪)人。明正德三年(1508)进士,历任陕西提学副使,山西按察使,太仆寺卿,吏部左、右侍郎,兵部、刑部尚书等职,为官三十八年,政声卓著。所著有《易经大旨》、《渔石集》等。《明史》卷二百二有传。陈金(1446-1528),字汝砺,号西轩,湖广武昌(今湖北武昌)人。明成化八年(1472)进士,历任江西婺源知县、南京御史、山西按察使副使、都察院左都御史等职。《明史》卷一百八十七有传。

 

    朱元璋缔造明朝的同时,正式确立封藩制,将诸子和个别宗室封为藩王,拱卫大明天下。初封宁献王于大宁(今属内蒙古宁城),后迁江西南昌。至第四代宁王朱宸濠时,“宁藩之肆狡虐也,聚江右赤子置之猛兽爪牙之间,积十余年而荼毒既极,既之以叛乱,因之以寇攘,重之以水旱非常之灾”,有识之士颇为忧虑。后宁藩之乱甫平,唐龙“以监察御史推按其地”,上奏议三十五篇,均是切中当时江西时弊之文,以图救灾弥变、固本善后。后,张汝功等人“有事其地,得见公奏议”,于是“谋锓梓以传”(张邦奇《刻渔石唐公奏议序》),是为《江西奏议》二卷。《江西奏议附录》一卷则是陈金等所上《优免税粮差官赈济急救残民疏》一道,因事关江西,故附于卷末。

 

    首图藏本是明嘉靖刻本,卷前依次有张邦奇《刻渔石唐公奏议序》、嘉靖八年(1529)吕柟奏议序、嘉靖元年(1522)姜麟奏议引,卷末有嘉靖八年王邦瑞后叙、陆杰跋,述是书撰、刻之事。卷二末叶有“嘉靖十四年春二月三日弼教堂灾奏议版告残阙崧少山人张鲲补校”牌记,可见,该本曾由张鲲重修。

  

    此本钤有“曾臧章武高氏小榘庵”、“高泽畬收臧金石书画”、“泽畬长寿”、“初斋秘籍”等印记。

 

    第四批《国家珍贵古籍名录》1024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