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集分类通鉴不分卷 明弘治十二年(1499)施槃刻本 一函六册
半叶十一行二十字,粗黑口,四周双边,双顺花鱼尾,框高19.0厘米,宽11.4厘米。
宋司马光撰《资治通鉴》,宋朱熹撰《通鉴纲目》,皆“直词奥旨,褒善贬恶,后学无容议者”,然卷帙浩繁,观者不免望洋之叹。为便于观览,于是有人以《资治通鉴》为基础,重新构架,精心编排,便产生了《新集分类通鉴》一书。该书“事以模拟,目以条分,一展卷而数千百载政治之得失、人物之贤否、时变之隆替,举在心目”,阅之一目了然。(顾佐《分类通鉴引》)
弘治年间,曾任河间知府的顾佐,发现一部“不著编集者名氏”的《分类通鉴》,认为“其所载事实,不论世代先后,唯以类而相从,最便学者之观览”,遂抄录带回,欲刊刻以广其传。后因离任,将之留于官邸,继任者谢道显付之梨枣。谢氏离任后,施槃因公来到该郡。施槃,字彦器,号新斋,台州府黄岩县(今浙江黄岩)人,明成化二十年(1484)进士,官至山东按察副使,工草书。施氏“因阅此书,病其鲁鱼帝虎之未正”,于是“手自研校,复捐俸资翻刻”,于弘治十二年刻成。(见顾佐《分类通鉴引》)
此本有佚名批校、补字。钤有“钱塘丁氏藏书”、“沈阳师守玉勉之甫珍藏善本图书印信”、“勉之读记”、“椿宣书屋藏书”、“清代通史作者萧一山”、“北平馆严氏珍藏图书”、“慎远堂师”、“刘氏图书”等印记。
第四批《国家珍贵古籍名录》1029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