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余纪传十八卷 (明)陈霆撰 明嘉靖二十三年(1544)冯焕刻本 一函四册
半叶九行十八字,黑口,四周双边,双顺线鱼尾,框高18.3厘米,宽12.2厘米。
陈霆(约1477-1550),字声伯,号水南居士,后更号渚山真逸,晚号可仙道人,浙江德清人。明弘治十五年(1502)进士,授刑科给事中,正德初以忤刘瑾谪判六安,瑾诛复起,官至山西提学佥事,抵任两月,命领敕提督学校。未几,以言路有言诏忤,致仕归,隐居约四十载。嘉靖中,屡征不起,进阶朝议大夫。博洽多闻,工诗、词、古文,留心风教,著述颇丰,有《水南稿》、《唐余纪传》、《两山墨谈》、《山堂琐语》、《渚山堂诗话》、《渚山堂词话》等。
“唐余”即李唐王朝之余,在此指南唐。《唐余纪传》凡十八卷:《国纪》三卷,《列传》十五卷。《国纪》分别为南唐先主李昪、中主李璟、后主李煜传;《列传》于别传之外又有《家人传》、《忠节传》、《义行传》、《隐逸传》、《藩附传》、《列女传》、《方技传》、《伶人传》等,每传之后均有论赞,抒发一己之见,卷末有陈霆跋。是书取朱熹《通鉴纲目》帝蜀之意,大旨以南唐承唐之正统,体例多学步《新五代史》,杂采稗官编纂而成。
南唐三世社会经济、文化之盛,在五代十国甚至中国历史上所有的割据政权中都是较为少见的,然而南唐史料稀缺,传世文献屈指可数,《唐余纪传》便是现存较为完整的南唐史著之一。该书所记内容丰富详备,能补南唐史料之匮乏,为研究南唐历史提供了不可或缺的资料,具有较高的文献价值。
此本钤有“曾藏当湖徐梅似家”、“北平孔德学校之章”等印记。
第三批《国家珍贵古籍名录》0755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