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珍贵古籍名录

二史会编十六卷 (明)况叔祺辑 明嘉靖四十年(1561)刻本(卷十抄配) 四函三十二册

 

    半叶十行二十字,小字双行字同,书眉镌批,行二至五字不等,白口,四周双边,单黑鱼尾,框高18.9厘米,宽13.0厘米。

 

    况叔祺,字吉夫,江西高安人。幼颖异,喜读书。明嘉靖二十九年(1550)进士,授刑部主事。以公务清闲,得肆力学问。《江西通志》称,“是时王、李之学盛行,有后五子、广五子等目,而不及叔祺”。历礼部郎中,官至贵州提学佥事。贵州僻远,士多质鲁。祺至,日为诸生讲经义,文风始振。后弃官家居,捐金修桥,邑人德之。著有《大雅堂集》、《考古词宗》、《丹湖督学稿》等。

 

    该书选取《史记》、《汉书》之文,抄撮以成书。书凡十六卷,一百七十三篇。时祺官任贵州,故辑之以淑贵之士。后云南巡抚蒋宗鲁得此书,嘱人校刻,亦为惠及滇之诸生。侯一元称,该书“猎二子之菁华,既不苦于浩汗,而又具著其全文,无割裂殽杂之病,是其书之善也”。(侯一元《二史会编后序》)

 

    此本为明嘉靖四十年(1561)刻本。书前有云南巡抚普安蒋宗鲁序,后有江西布政使乐清侯一元后序,云南按察副使钱塘陈善后序。版心下有刻工姓名。卷十六末有牌记题:蒋宗鲁、陈天秩、许伯督、杨藻等人校刊。此本卷十虽系抄配,但并无缺卷,不影响文献内容的完整,具有较高的版本价值。

 

    该书文中有佚名圈点。钤“北平孔德学校之章”印。

 

    第三批《国家珍贵古籍名录》0793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