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记纂二十四卷 (明)凌稚隆辑 明万历凌稚隆刻朱墨套印本 二函十二册
半叶九行十九字,书眉镌评,行字数不等,白口,四周单边,无界行,框高20.5厘米,宽14.7厘米。
凌稚隆,本名遇知,更名稚隆,字以栋,一字际叔,号磊泉,明嘉靖间湖州乌程(今浙江湖州)人,邑庠生,以例贡入太学,官鸿胪寺署丞,时人敬称“凌太学”。凌稚隆自幼“博览群书,蹇修自好……于左氏传,班、马二史,自取注释,评论其言,脍炙人口。”(宗源瀚《[同治]湖州府志》卷七十五)在编纂著述的同时,凌氏还积极从事书籍的雕版印刷事业。他一生编着刊印了大量的经史类著作,有《春秋左传评注测义》、《史记评林》、《汉书评林》、《五车韵瑞》、《汉书纂》、《史记纂》、《皇朝名臣言行录》、《春秋评林》、《文选评林》等行世。可以说,凌稚隆既是著作等身的经史学者,又是一位杰出的出版家。
《史记纂》是一部由凌稚隆编纂的《史记》学研究论著集。凌稚隆针对“评林”类著作“袠重而不逮逺,费巨而不逮贫,编繁而不逮目”,并不能完全满足士林学子需要的问题,择《史记》及诸家评点之精华,“凡《评林》之所载,不复著于篇,而往往杂以不佞(编者按:凌氏自称)刍荛之论”,汇编而成《史记纂》。(凌稚隆《史记纂序》)
全书二十四卷,依《史记》次序排列,以《报任少卿书》附后。《史记》原文以墨色大字单行刷印,卷内各篇所择章节,凌氏自拟小题,以墨色小字双行列于篇名之下。凌氏及所引诸家评点,皆以朱色软件小字刊于书眉。唯邓以讃、张之象等前人评语以“某某曰”开首,行六字,凌氏自评则直书其文,行五字,低前人一格。此外,正文中凡句读、圈点、夹注等,亦用朱色刷印。整体版面清晰明朗,赏心悦目,既便于阅读使用,又具有相当高的艺术欣赏价值。
《史记纂》的出现,为明代《史记》研究领域又注入了一股新的动力,王世贞在《史记纂序》中说:“斯纂也,令衿裾之士稍能习占毕,握铅椠者获一寓耳目焉,不待顜探而法灿然备矣,机跃然若有入矣。是故《史记纂》行而治太史公者固不必皆贵近有力也”,可见其嘉惠学林意义之大。
本书钤有“吴泓之印”、“钟山子”、“曾在丁松壑家”、“吴兴丁友恭堂珍臧”、“虎门珍顽”、“品芝过目”等印。
第二批《国家珍贵古籍名录》0405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