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国家图书馆
由西泠印社、国家图书馆、浙江省博物馆共同主办的“朱痕积萃——中华珍藏印谱联展”9月7日上午在浙江省博物馆开幕。此次展览由3家重量级国有收藏单位强强联手,从各自印谱馆藏中精选出80部珍贵藏品,是一次顶级的珍善印谱展览。
篆刻原拓印谱的收藏,业界素有“半壁江山在西泠”的说法。而这次展览中的印谱不仅出自西泠印社,还有中国国家图书馆、浙江省博物馆两家重量级国有收藏单位鼎力相助。从3家单位各自的馆藏中遴选出的展品跨越了四个世纪,展览按照印谱钤集的年代分为明代、清代和民国三个部分,上迄明代隆庆六年(1572年),下止民国二十八年(1939年),多数为首次公开展出。
《顾氏集古印谱》是我们现今所能见到的年代最早的印谱,这部印谱首创以原印沾朱泥钤印的手法,完美地再现了古玺印的原本面目,对当时及后世篆刻艺术的传播与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锦囊印林》则由清乾隆时期的“印癖”汪启淑集辑,开本仅七点二厘米高、五点三厘米宽,可以从容地端卧于纤秀的掌心,这是传世印谱中最为袖珍精致的实物。
一百册大开本的《十钟山房印举》,是陈介祺当年精心拓制,赠送给吴大徵的,名贯金石收藏和考据的两位大家,切磋交流,神交十年,传为学界佳话,也赋予了这部《十钟山房印举》无与伦比的版本价值。
展览现场的视频还讲述了这些珍贵文物的来源。1961年,60岁的张鲁庵立下遗愿:将毕生收藏捐献给西泠印社。1962年10月,张鲁庵先生所藏的《十钟山房印举》连同其他432部近2000册历代印谱、1525方名贵印章,入藏西泠印社。其中,有37部印谱为国家一级文物,347部印谱为国家二三级文物,31方印章为国家一级文物,1109方印章为国家二三级文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