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12月6日,北京市古籍保护中心应北京市回民学校图书馆之邀,派员对其所藏古籍进行了考察。学校图书馆高峻岭馆长等接待了来访工作人员,并详细介绍了学校古籍收藏的基本情况。
回民学校图书馆外景
北京市回民学校历史悠久,前身为创建于1925年的成达师范学校。回民学校图书馆藏线装书的历史可追溯到1930年。当时,赵璞华先生捐赠成达师范一套《万有文库》。1949年成达师范改为回民学院,接收了原成达师范和西北中学的少量旧藏,以及东北大学内迁时弃置在西北中学的一批线装旧书。目前,回民学校线装书统一保存在图书馆地下书库,使用了两组二十世纪九十年代配置的密集架,具备防尘、防虫条件。书库还配置了温湿度测量仪,基本能够做到恒温恒湿。
经保护中心人员现场查看,藏书整体保存状况良好。藏书包括古籍、民国书、部份解放后书籍和旧期刊,总计一万多册。其中入选《中国古籍善本总目》的善本有三种:明天顺刻本《大明一统志》、清康熙刻本《日知录》、清乾隆刻本《五礼通考》。所有书籍均按索取号排架,立式存放,保留有回民学院时期统一制作的函套、书签。回民学校图书馆所藏古籍没有正式的古籍目录,只有一份账本式目录,著录项包括索取号、书名、卷数、著者、函册,仅供内部工作人员使用。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图书馆工作人员曾将账目与藏书核对过一次,目录情况已与古籍现状略有出入。
北京市古籍保护中心认为,回民学校图书馆古籍保护意识很强。建议将密集架增铺樟木板,并将书籍改为横式排架,更利于古籍的长期保护。另外,对于现有古籍可以进行一次统一整理,以便搞清楚所藏古籍的版本价值,才能对这些珍贵的古籍进行更好的利用。这项工作将在今后由双方合力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