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动态

北京市古籍修复技艺培训班(初级班)在首都图书馆开班

作者:北京市古籍保护中心 刘鎏 发布时间:2024.10.21

10月14日,由北京市古籍保护中心主办的北京市古籍修复技艺培训班(初级班)在首都图书馆开班。来自区县公共图书馆、高校图书馆等15家北京市古籍藏书单位的20名学员参加本次培训。首都图书馆党委书记许博,首都图书馆副馆长张娟,国家图书馆修复专家、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首都图书馆古籍修复技艺传习导师刘建明等出席开班仪式。



1.jpg

首都图书馆领导和教师代表出席开班仪式


张娟副馆长在开班致辞中表示,保护和修复古籍,既是对历史文化的尊重与传承,更是我们每一个人的责任与担当。北京市古籍保护中心自成立以来,经过十余年的努力,在古籍普查、古籍修复保护、数字化、整理出版、宣传推广、人才培养、交流合作等方面取得了众多成果,北京市的古籍保护工作正处于积极向上的发展态势。希望通过此次培训,学员能了解古籍保护技术的历史渊源和理论基础,掌握古籍修复的基本方法。


2.jpg

张娟副馆长致辞


在仪式上,许博书记发表动员讲话,他明确指出北京市古籍修复技术培训班的举办,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旨在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落实市委市政府有关部署,提升古籍修复技艺水平,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许书记进一步强调古籍修复人才培养是强化古籍人才队伍建设的重要环节。优秀的修复人才和精湛的修复技艺不仅是在为古籍“续命”,更是为民族文化赓续传承贡献力量。此外,许书记在讲话中还提到创新技术与传统技艺相结合的重要性,他鼓励学员加强新技术、新方法的学习,将现代科技手段运用到传统的古籍修复技艺中,以更好地保护和传承古籍。最后,书记对培训班的管理和纪律方面提出明确要求,并预祝此次培训班取得圆满成功,各位学员学有所成。


3.jpg

许博书记发表动员讲话


本次培训班采用理论与实践结合的授课方式,理论方面邀请了来自国家图书馆、北京联合大学等古籍保护与修复届的知名专家学者,培训内容既有古籍修复技术概论、古籍装帧形式演变,也有传统纸张概述、古籍常见病害及保护,涵盖了古籍保护与修复的理论基础。实操方面邀请国家图书馆修复专家,国家级古籍修复技艺传习中心首都图书馆传习所导师刘建明指导学员修复古籍,通过实际操作掌握古籍修复的基本技术。为期十天的培训,旨在引导学员树立古籍保护理念、对古籍修复技艺有初步认识,并能掌握基本的古籍修复技术。


4.jpg

开班仪式集体合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