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4月12日,首都图书馆历史文献中心典藏组工作人员前往中国人民大学图书馆,与该馆古籍整理与研究部的同行进行了业务交流。
中国人民大学图书馆新馆
中国人民大学图书馆正式组建于1950年,前身是始建于1937年的陕北公学图书馆以及后来的华北联合大学图书馆、华北大学图书馆。图书馆现有新旧两座馆舍,新馆于2011年投入使用,是集藏书、阅览、展览、研究、办公为一体的智能化、信息化、数字化图书馆。图书馆藏书总量391万册,其中,线装古籍40余万册,民国时期出版物20余万册。
中国人民大学图书馆古籍整理与研究部的老师们热情接待了首都图书馆工作人员。古籍整理与研究部朱小梅主任介绍了图书馆及其古籍整理与研究部的基本情况。古籍整理与研究部有三个藏书库,特色文献有红色文献、家谱地方志、张星烺赠书、朝阳法学藏书等。部门现有工作人员10人,2016年开始进行古籍普查,善本书目已编辑完成,进入了出版环节,所有古籍的登记目录也即将完成。首都图书馆历史文献中心工作人员也介绍了首图的古籍收藏、编目、整理出版等情况。大家还就古籍典藏和流通的规范化管理、古籍数字化、书目检索系统建设等热点问题进行了交流。
古籍特藏馆
古籍特藏馆阅览室
朱主任带领首图人员参观了古籍特藏馆阅览室和书库。阅览室面积1200平米,空间开阔,青色的地面和深红色的木质书架相得益彰,书架上摆放着《续修四库全书》《四库全书存目丛书》《四库禁毁书丛刊》等6万册书籍。古籍书库布局合理,管理规范,采用了图书定位系统,便于典藏和流通。
此次参观交流,使首都图书馆工作人员对大学图书馆的功能、布局、业务等有了一定的了解,开拓了视野和思路。中国人民大学图书馆同行们的热情解答和无私分享,也让大家在收获专业知识的同时,深受感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