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动态

“书香盈岁月,新桃换旧符”第三季——“文房四宝”系列讲座

作者:北京市古籍保护中心 王玥琳 发布时间:2021.01.13

 不知不觉间,北京市古籍保护中心主办的“书香盈岁月,新桃换旧符”春联书写活动,已经陪伴大家走到了第三年。辛丑年新春佳节来临之际,为更好地避免聚集、防范疫情,我们特将现场活动改为线上形式,策划举办“文房四宝”专题系列讲座。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历史悠久的笔、墨、纸、砚并称“文房四宝”,向为书画创作不可或缺的工具。我们特邀四位资深专家,带领大家从文房“利器”入手,一同探寻中国传统书画里的奥秘。


 “文房四宝”专题系列讲座第一讲:

 妙笔生花——毛笔的历史起源和文化内涵

 时间:2021年1月17日(周日)10:00-12:00

 地点:https://mudu.tv/live/watch/mobile?id=o1g2vdpo

 嘉宾:王后显  戴月轩首席制笔师。在湖笔制作技艺中深度挖掘湖笔古老传统技艺,使配锋羊毫、宿羊毫、鸡狼毫笔、苘麻笔等得以恢复。丰富了现有的毛笔种类,拓展了湖笔文化的延伸和艺术表现。30年的制笔经验将南北两派技艺加以融合,形成新的制笔风格。所制毛笔独树一帜深受书画家喜爱,多次在文房四宝博览会荣获金奖,制笔技艺被列为北京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同时本人入选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享受政府津贴。

 简介:治世之功,莫尚于笔,能举万物之形,序自然之情;即圣人之志,非笔不能宣,实天地之伟器也!本讲座讲述毛笔的起源和发展,各种原材料的品质及特性处理,毛笔的四德深层含义,毛笔制作技艺的流派特点和制作原理,以及如何挑选好的毛笔,开笔和使用保养。

 “文房四宝”专题系列讲座第二讲:

 墨彩飘香——墨汁的历史渊源及技艺

 时间:2021年1月17日(周日)14:00-16:00

 地点:https://mudu.tv/live/watch/mobile?id=o1g2vdpo

 嘉宾:魏光耀  一得阁第四代制墨技艺传承人,现任北京一得阁墨业有限责任公司党支部书记、长阳分公司厂长。常年奋斗在制墨一线,具备丰富的生产实践经验并将制墨技艺进行理论化总结,在古法制墨基础上,梳理总结出新制墨技艺八法。在学习、传承制墨技艺的同时,广泛搜集老字号资料、组建一得阁非遗展室、积极宣传中华传统文化,多次策划组织“书法进校园”“进社区”等公益活动。

 简介:墨是以纸为依托的色彩艺术,先秦就见诸记载,后发展为墨锭,由于墨锭使用繁琐,1865年谢崧岱经过屡试屡误,屡误屡悟,终于研究出墨汁,一得阁由此诞生。一得阁的制墨工艺分为八个环节,具有香味浓郁,色泽亮丽,胶度适中,书写流畅,五色分明,宜书宜画,使用便捷等特点。2006年一得阁被国家商务部评为中华老字号,2014年一得阁制墨技艺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文房四宝”专题系列讲座第三讲:

 纸书风华——传统手工纸与书画用纸

 时间:2021年1月24日(周日)10:00-12:00

 地点:https://mudu.tv/live/watch/mobile?id=o1g2vdpo

 嘉宾:易晓辉   国家图书馆副研究馆员,在国家图书馆古籍保护实验室从事纸质文献保护技术和传统手工纸相关领域的研究 工作,主要研究方向为古籍纸张保护技术、传统手工纸及纤维分析、造纸术的发展和传播等。

 简介:本讲座简要介绍中国传统手工纸的发展历程,各个时代纸张的大致特点;中国传统手工纸的主要种类和产区,各个产区手工纸的工艺特征和纸张特点;中国造纸术向东西方的传播过程,以及在传播过程中对世界文化的影响;传统手工纸 的应用,特别是在书画领域的使用,不同纸张在书写、印刷和绘画中的墨色表现,以及书画用纸的选纸方法。

 “文房四宝”专题系列讲座第四讲:

 观石品砚——石砚的基本常识、历史与观赏

 时间:2021年1月24日(周日)14:00-16:00

 地点:https://mudu.tv/live/watch/mobile?id=o1g2vdpo

 嘉宾:武宏   1999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版画系获文学学士学位。2004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版画系获文学硕士学位。2019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研究生院获艺术博士学位。现任中央美术学院版画系副教授。

 简介:作为文房四宝中的砚,经历着由简单实用的研磨器到精美的、赋予文化内涵的观赏砚的演变。本次讲座从砚石的种类谈起,通过讲述石砚的构造及制作工艺,历代石砚的发展演变,以及名砚和砚铭的佳话,印证了中华文明合璧天然与人工的美学思想。

210113_154659_1137.jpg


 以上讲座欢迎扫描二维码进入“首都图书馆-云课堂直播间”,或者登录快手、哔哩哔哩、西瓜视频、新浪微博等“首都图书馆”官方账号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