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动态

第三批《国家珍贵古籍名录》公布,北京市属5家单位85部古籍入选

作者:北京市古籍保护中心 发布时间:2010.06.11

 

    由文化部主办,国家图书馆承办的“国家珍贵古籍特展”6月11日在国家图书馆开幕,经国务院批准的第三批《国家珍贵古籍名录》(2989部)和第三批“全国古籍重点保护单位”(37家)的名单在展览上公布。

 

    此前,经北京市古籍保护中心与各有关单位努力合作,北京地区共有6家市属藏书单位向国家申报了第三批《国家珍贵古籍名录》。最终,有5家单位的85种珍品成功入选名录,其中首都图书馆60种、中共北京市委图书馆12种、北京市文物局图书资料中心3种、首都师范大学图书馆7种、中国书店3种。

 

    首都图书馆入选第三批《国家珍贵古籍名录》的藏品有:宋两浙转运司刻本《大方广佛华严经疏》、元至大四年刻本《药师琉璃光王七佛本愿功德经念诵仪轨》、明嘉靖刻本《寿梅集》、清代稿本《冰雪携三选》等。至此,首都图书馆入选前三批《国家珍贵古籍名录》的善本古籍已到达125种。

  

    中共北京市委图书馆今年首次参加申报工作,即有12种珍稀善本入选,包括宋淳熙二年严陵郡庠刻递修本《通鉴纪事本末》、元大德三山郡庠刻元明递修本《通志》以及明刻朱墨套印本《李杜诗选》等。

 

    北京市文物局图书资料中心此次入选的为三部宋刻本:《礼记》、《太学新增合璧联珠声律万卷菁华》以及《古今合璧事类备要》。至此,北京市文物局入选前三批《国家珍贵古籍名录》的善本古籍共计5种。

 

    首都师范大学图书馆入选的珍贵古籍有宋开庆元年福州官刻元明递修本《西山读书记乙集下》、明成化十二年内府刻本《续资治通鉴纲目》、明嘉靖三十四年张云路自刻本《文则》等。至此,首都师范大学图书馆入选前三批《国家珍贵古籍名录》的善本古籍共计11种。

 

    中国书店入选藏品为:明嘉靖十三年黄省曾刻本《水经注》、明弘治十一年陈宣刻本《二程全书》、明三山道人刻本《新刻全像三宝太监西洋记通俗演义》。至此,中国书店入选前三批《国家珍贵古籍名录》的善本古籍共计6种。

 

    国家珍贵古籍名录的申报工作今后还将继续进行,北京市古籍保护中心希望为更多的北京地区藏书单位提供申报的相关服务,以期有更多的珍贵古籍得以入选,更好地受到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