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4月7日上午,首都图书馆历史文献中心刘乃英主任、古籍分编组杨之峰组长、北京市古籍保护中心邸晓平三人应北京市社会科学院图书馆之请,前往该馆对所藏古籍进行考察。王超湘馆长接待了来访的工作人员,介绍了该馆古籍收藏的基本情况,并陪同到古籍收藏室考察。
王馆长介绍,北京市社会科学院图书馆于1978年10月建立后陆续从中国书店等处购入了一些古籍。这些古籍主要为北京社科研究服务,大多是工具、资料性质的,多是北京地方文献。因古籍购书花费较多,且相同内容的现代出版物增多,图书馆后来停止了古籍采购,对古籍编制了简单的卡片目录,基本不再进行借阅。
社科院古籍收藏室位于图书馆中文图书阅览室内。室内面积三四十平米左右,有双面书架、单面书架各4架,其中靠墙的两架摆放着《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其余书架多摆放着线装书。因为长年无人清理,架上书籍落满了灰尘。手写目录卡片装在卡片抽屉中,用牛皮纸封起。
刘主任、杨组长对藏书室中的书籍进行了初步考察,并仔细翻阅了部分古籍。他们认为,藏书室中的书籍数量应在一万册以上,大多为清末及民国时期的刻本、铅印本、抄本,也有一定数量的现代影印本,同时也有少数比较珍贵的善本古籍,如清康熙武英殿刻本《御制诗集》、清乾隆武英殿刻本《御制诗集》。所藏古籍有不少是多函册的,部分散乱在不同位置,需要重新整理。
王馆长表示,不日将请国家图书馆工作人员协助该馆对古籍进行编目、分类,希望首图也能提供相应的帮助和支持。刘主任针对该馆具体情况建议其安装全国古籍普查平台,在编目同时进行平台著录;指出编目时可对珍贵古籍进行版本鉴定与破损修复,北京市古籍保护中心可协助进行鉴定。
此次考察是北京市古籍保护中心2010年对市属古籍收藏单位进行的第一次考察,此项工作将继续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