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动态

2019 年首都图书馆“晒书”活动纪要

作者:首都图书馆 苏航 发布时间:2019.09.23


    2019年,国家图书馆(国家古籍保护中心)为落实中央关于传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工作部署,真正让“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活起来”,联合各省古籍保护中心,在全国范围内开展晒书活动即“中华传统晒书大会”。北京市古籍保护中心也响应号召,举办了一系列活动。

    晒书是古人保护书籍的一项重要手段。每逢五黄六月,阳光酷热,是曝晒箱中所存书籍,防治虫蠹霉变的良机,古人便将农历六月初六作为晒书节。这一时节前后,官府藏书机构或私人藏书家会将藏书拿出来晾晒,以起到书籍防潮防蠹的作用。晒书之时,往往还会举办品诗作赋、以书会友的文人雅集。因此,图书馆举办晒书系列活动,既是为了传承古代传统、保护古籍,同时也为读者交流提供机会,方便以书会友。首都图书馆的晒书活动从农历六月六日(7月8日)持续至八月八日(9月6日)。


一、“晒”古籍

    首图通过展览的形式,向读者展示馆藏的精品古籍文献。展览分线上、线下两条线。实体展览:晒书期间开放展览“册府千华 珍本撷英——京津冀珍贵古籍书影展”,并推出新展览“故纸心声——李阳泉藏古籍残叶暨手书题跋展”。在线展览:制作和推出在线展览“良工益永传——文献修复面面观”及“册府千华珍本撷英——京津冀珍贵古籍书影展”。


1.JPG

“册府千华 珍本撷英——京津冀珍贵古籍书影展”现场


2.JPG

“故纸心声——李阳泉藏古籍残叶暨手书题跋展”现场


二、“晒”讲座

    北京市古籍保护中心,结合本馆的资源,开展了晒书节期间的专题讲座活动,介绍馆藏珍品、特色藏书、常用古籍数据库、藏品藏书印等,让读者近距离接触馆藏特色古籍,了解首都图书馆藏书特色。晒书期间共举办了四次讲座,分别是:

    “珍本撷英——首都图书馆藏珍本古籍选介”(主讲人:邸晓平 首都图书馆历史文献中心研究馆员)讲座介绍了已有百余年历史的首都图书馆收藏的156 部入选国务院公布的《国家珍贵古籍名录》的善本,这些书都具有重要文献价值、学术价值。还分别介绍了首都图书馆甲、乙、丙、丁、戊、己、庚字号藏书的由来,并和讲座参与者分享了雕版印刷术、活字印刷术、藩府刻书、铜版画等与古籍相关的常识。

    “学人心曲——绥中吴氏藏书特色漫谈”(主讲人:杨之峰 首都图书馆历史文献中心研究馆员)讲座介绍了2001年入藏首都图书馆的,我国著名的戏曲研究专家吴晓铃先生的藏书特色。其藏书特色非常鲜明:一、以戏曲为主,与研究专业紧密相连;二、不苛求版本,却多有珍稀罕见之本;三、辛苦淘书、抄书,少量为师友馈赠;四、写下大量批校题跋;五、用作底本,藏以致用。

    “玉版朱痕——中国古代藏书印漫话”(主讲人:王玥琳 首都图书馆历史文献中心研究馆员)讲座介绍了中国古代藏书印。藏书印是古玺印钤用、纸本书籍生产、社会收藏风气综合而成的文化现象,在千余年的实践积淀中建构起自成一体的特征,与古人精神世界无限贯通。悠久厚重的古代藏书史涵养了优雅的藏书文化,藏书印为其中不可或缺之一端,亦是其余各项藏书活动的重要表现途径,由此承载了丰富的文化价值。

    “数典寻踪——首都图书馆古籍数字资源介绍”(主讲人:史丽君 首都图书馆历史文献中心研究馆员)讲座介绍了首都图书馆目前有的96 种112 个中外文数据库,其中包括20余种古籍类数据库,读者在馆内可以便捷地访问这些古籍数字资源。主讲人还介绍了馆藏古籍类数据库的体例、内容及检索方法,教读者如何快速查找到所需要的文献。


3.JPG

“学人心曲——绥中吴氏藏书特色漫谈”讲座现场


三、“晒”技艺

    在晒书节期间首图还举办了古籍修复技艺展示活动,首都图书馆的古籍修复师通过现场活动的方式,让读者接近和了解古籍修复技艺。古籍修复是一项特殊技艺。在漫长的历史过程中,脆弱的古代典籍经过聚散和转手以及天灾、战乱毁坏,大多千疮百孔、破烂不堪。“修旧如旧”的古籍修复技艺古籍修复技艺活动现场古籍修复师技艺展示能化腐朽为神奇,是保护历代古籍完整流传至今的重要一环,也因此被称为古籍的“续命汤”。晒书活动期间,首都图书馆配合古籍残叶展,在展厅内由专业古籍修复师为观众展示这门技艺,让更多的人了解这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同时,为展示古籍修复成果,推动古籍修复事业发展,北京市古籍保护中心还将组织修复人员参加国家古籍保护中心开展的“古籍修复技艺竞赛暨古籍修复成果展示”活动,让公众更加了解首图的古籍修复事业。本次“晒书”活动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应,中国新闻出版广电网、搜狐网、新浪网、雅昌艺术网等多家媒体对系列活动进行了报道点评,相关宣传文稿还登载在国家古籍保护中心、首都图书馆的微信公众号上,吸引了大量市民朋友们参加,是新时代下开展古籍文化推广工作的一次有益尝试。


古籍修复技艺活动现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