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动态

首都图书馆历史文献中心员工参观“中华传统文化典籍保护传承大展”

作者:北京市古籍保护中心 邸晓平 发布时间:2019.09.30


    首都图书馆历史文献中心员工于2019年9月19日、9月20日、9月24日、9月25日,分四批前往国家典籍博物馆参观了“中华传统文化典籍保护传承大展”。


参观8.jpg

    

    “中华传统文化典籍保护传承大展”是为迎接国家图书馆建馆110周年而精心策划的,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国内外典籍展览中数量、规模、等级最高的一次。展览分为四个部分:“国宝吉光”以经史子集部类为线索,展现历朝历代在哲学、思想、科技、文学等各个方面的成就;“百代芸香”汇集了傅增湘、郑振铎等藏书家捐赠国家图书馆的珍贵古籍,以及当代民间藏书家种类多样的珍品。“汲古润今”展出了金石拓片、民族文字古籍、舆图等珍贵典籍以及近年来古籍普查中的最新发现和丰硕成果。“交流互鉴”根据时序勾勒出中外文化交流史迹,同时展现新中国成立后海外珍贵古籍回归所取得的成绩。


191008_101654_1970.jpg

    

    看到首都图书馆所藏的明成化元年内府刻本《贞观政要》和明万历刻博古堂印本《元曲选》,大家十分开心,宛如见到外出的家人。看到上海图书馆的宋刻本《杜工部草堂诗笺》,不禁心生羡慕,想着如能从本馆的未编书中也获得这样的发现该有多好。手稿本《二金蝶堂书札》和明内府抄本《永乐大典》上的文字,赏心悦目,可以想见书写者挥毫时的潇洒和屏气凝神。东汉建和二年刻清拓本《石门颂》意态飘逸自然,其中的“辞”“海”二字,令人倍觉亲切。万历二十一年金陵胡承龙刻本《本草纲目》出版的曲折经历和宋端平刻本《楚辞集注》在中日建交谈判中的作用,让人感慨万端。在古籍保护成果展示部分,大家看到了北京市古籍保护成果的介绍,深深为自己参与古籍保护工作而感到自豪、骄傲。


参观6.JPG

    

    展览的古籍善本珍贵罕见,图文内容精炼深刻,科技手段丰富新鲜,讲解介绍生动专业,令人流连忘返,虽然顾不上吃午饭,连续观看了五六个小时,把相机和手机都消耗没电了,大家还是意犹未尽,准备有机会再次前往观看。


191008_100344_1239.jpg

 

191008_101802_8498.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