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9月17日,由国家古籍保护中心主办、南京图书馆承办的“第五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广培训班”在南京图书馆报告厅开班,共有来自44家图书馆的70名古籍保护工作者参加了此次培训班。首都图书馆派出1名工作人员参加本次研修。
9月17日上午9点,研修班举行了庄重简短的开班仪式。仪式由南京图书馆副馆长、江苏省古籍保护中心主任全勤主持,南京图书馆党委书记、副馆长韩显红,国家古籍保护中心培训负责人庄秀芬出席。开班仪式上,韩馆长、全主任和庄老师先后致辞,其后全体学员和三位老师在南京图书馆前合影留念。
开班仪式结束后,研修班正式开始。本次研修班的主要目的是向全国图书馆界同仁介绍部分图书馆在推广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上的先进经验,并打造一支能在推广中华优秀文化上有所建树的图书馆团队。研修班共举办了7场专题讲座并配合座谈会,期间还组织参观了“走进佛典——南图馆藏佛经珍品展”及南京图书馆国家级古籍修复中心,深入浅出的讲座和意趣盎然的参观令培训班学员受益匪浅。
学员参观南京图书馆国际级古籍修复中心“纸库”
在南京图书馆的报告厅内,南京图书馆副馆长、江苏古籍保护中心主任全勤做了题为《古籍整理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广》的报告。报告明确指出图书馆在古籍整理工作中应该承担的角色,并列举了近年来江苏省在古籍整理上取得的突出成就,提出推进图书馆古籍整理是推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根本保障。南京大学教授、长江学者洪修平做了“《百部经典》与激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兼论《坛经》与文明交流互鉴”的学术讲座。本场讲座介绍了其参与的《百部经典》项目的编纂背景和大致情况。提出《百部经典》的推出是顺应时代的需要,在谈到当下的“国学热”现象时,洪教授指出这既反映出人们对传统文化的热情,也反映出当代中国人面临的种种现实问题和精神困扰相关,而《百部经典》正是通过激活经典来弘扬民族精神的时代选择。同时,他还谈到自己与《坛经》入选百部经典的缘分,介绍了《坛经》与中国佛教文化的渊源。大连图书馆长,原白云书院院长辛欣女士做了“白云书院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广工作”的报告。报告介绍了大连图书馆的历史沿革和白云书院的创办背景,介绍了当代中国图书馆创办的第一个书院——白云书院的创办过程,并推心置腹地和学员们分享其办书院多年来的经验与教训。东南大学教授、金陵图书馆馆长董群,做了“图书馆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广中的主体意识”的报告。报告提出作为文化实体的图书馆,应该以“舍我其谁”的姿态,成为推广经典阅读的主体。董馆长归纳了图书馆在推广优秀传统文化上的优势,如制度保障、资源丰富、硬件充足等,并介绍了金陵图书馆在推广经典上所取得的成绩和经验教训。山东省图书馆副馆长、尼山书院负责人李西宁做了“山东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广工作”的报告。报告提出新时期带给书院的机遇与使命,介绍了该省多年来创办尼山书院的成功经验,提出今后全国书院的创办机制应是“政府主导、图书馆承办、社会参与”的形式,并以视频的形式向学员展示了尼山书院各种品牌活动。北京大学教授王余光做了“阅读,与经典同行”的讲座。讲座就“何为经典”“为何阅读传统经典”“如何选择经典”“经典阅览室与家庭藏书建设”四个问题做了详细的讲解,指出数字化时代,读书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尊重经典,回归经典,既是为了一个悠久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也是寻求一个完善、独立的自我与品格的最好途径。南京师范大学教授郭平,做了“聆听传世经典,弘扬国乐文化”的讲座。讲座介绍了古琴——这一古代文人生活中必备之物的历史发展和制作过程,讲解了古琴“打谱”的不确定性和其中蕴含的中国式的哲学思想。讲座过程中,郭平教授时而抚琴,时而讲授,让学员们享受了一场美的盛宴,沉浸在中华传统文化崇高的优雅中流连忘返。
郭平教授弹奏古琴曲《龙朔操》
本次研修班内容丰富,涵盖了古籍整理与图书馆工作、传统文化推广的政策支持和相关工作、优秀单位在书院建设上的经验、经典阅读与推广、传统文化活动在图书馆中如何激活等当前图书馆在推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工作中的热点,对于各图书馆开展推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工作具有很强的指导作用。
培训班全体合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