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3月16日,北京市古籍保护中心完成对各市属古籍收藏单位所提交申报书的整理、复核工作,将合格的申报书和书影资料送交国家古籍保护中心。至此,北京地区申报第三批《国家珍贵古籍名录》工作圆满完成。
此次申报集合了6家市属古籍收藏单位,共申报善本古籍293种,其中首都图书馆224种,中共北京市委图书馆6种,中国书店15种,首都师范大学图书馆12种,首都医科大学图书馆8种,北京市文物局8种。此外,北京市文物局图书资料中心同时申报第三批“全国古籍重点保护单位”。
北京市古籍保护中心根据国家古籍保护中心要求,在收到各单位申报材料后,进行初步复核,将个别填写不规范的申报书和制作不达标的书影退回原单位修改后重新提交,最后,将全部合格文本和资料光盘统一封箱,送交国家中心。
为完成第三批名录的申报工作,5家收藏单位和市保护中心的工作人员都付出了辛勤的劳动。面对时间紧、任务重、人手缺的工作局面,各单位工作人员努力克服困难,以严谨认真的工作态度和一丝不苟的工作作风,尽最大可能完成了申报工作要求的各项内容,其中不少单位的同志都为此牺牲了自己的休息时间,加班加点地工作。
此次北京市共申报珍贵古籍293种,数量为第二次申报的1.7倍。其中一、二级古籍229种,占78﹪,稿抄本12种,占4﹪,其余52种三级古籍,版刻时间稍晚,但皆为传世稀少的珍贵古籍,且多为《中国古籍善本书目》著录仅一家有藏或未见著录者。由此可见,在这次申报过程中,各家单位对名录申报标准的理解更加深入,选书尺度也更趋于合理。这不仅是申报工作经验逐渐积累的结果,更是前两批的申报成果给了所有工作人员以清晰的标准。当然,申报书的具体填写还存在一些细节方面的不足,但相信通过大家的勤奋努力,在以后的工作中会逐步完善。北京市古籍保护中心也将根据此次申报存在的问题在今后展开针对性的交流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