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6月15日,第二十一期《古籍普查登记目录》审校人员培训班在京圆满结束。培训教师复旦大学图书馆古籍部主任、中国古代文学研究中心教授、中国古典文献学博士生导师吴格进行了结业致辞,对学员们的认真学习给与了充分肯定,提出了如何将古籍保护工作深入开展这一问题,希望大家在今后的工作中继续思考。吴教授为学员颁发了结业证书。学员代表安徽师范大学图书馆董家魁副研究员朗读了培训感言。首都图书馆历史文献中心副主任史丽君进行了总结性发言,对吴格教授的君子风范表示仰慕,对培训班的圆满结束予以祝贺,并预祝学员们归途平安。
此次培训从6月4日开始,至6月15日结束。培训第一天除了开班仪式,主要为集中授课:国家古籍保护中心办公室洪琰介绍了全国古籍普查工作与《全国古籍普查登记目录》的进展情况,国家图书馆出版社综合编辑室副主编赵嫄讲述了《全国古籍普查登记目录》编纂出版流程及常见问题,吴格教授说明了此次培训的主要内容与方式。
审校实践
培训第二天之后,以学员进行审校实践为主。学员每人带了至少300条本单位数据,各自在电脑上进行数据审校,遇到疑惑之处,在微信群中向吴格教授提问。吴教授一边回答学员疑问,一边在电脑边对学员上交的所有数据进行浏览,随时将看到的著录错误发到微信群进行订正。这些错误涉及到题名卷数、著者、版本等项目,有关于繁简字的,有关于责任者姓名的,有关于著录格式的,即使细小隐微,吴教授也一一指出,细心比照。助教邸晓平则根据学员的疑问将相关著录规则和参考网站等发至微信群与大家共享。
审校培训,多以实践为主,而吴格教授则在相对枯燥的审校中穿插了丰富的理论讲解、图书馆前辈往事讲述等内容:《中国古籍总目》之误举例、关于《中国古籍总目》的编纂、顾廷龙与《章氏四当斋藏书目》、《西班牙圣劳伦佐皇家修道院图书馆所藏的中国古籍》、简述《首都图书馆古籍善本书目》中的版本书影。这些讲座从多个方面拓宽了学员的视野,完善了培训的知识结构。吴教授的讲解娓娓道来,重点突出,讲到顾老事迹动情处一度哽咽,令听课者无不动容。授课之余,吴教授还对学员们正在进行的具体工作给出了针对性的建议,提出了希翼和愿望。其谦和尔雅的风度、深厚的学术造诣、严谨治学的风格、倾力奉献之精神,使学员深受感动。
答疑解惑
北京市古籍保护中心为学员安排了参观首都图书馆“千载诗韵 百年才情——历代名媛佳作”专题展览和古籍书库的活动,详细介绍了展览制作、书库配置、古籍排架、古籍书签制作等情况,与参加培训的同仁们进行了较为深入的业务交流。
来自15个省市27家单位的31名学员参加了此次培训,大家在授课环节认真听讲,在实践环节仔细审核数据,不知酷暑之热;并在共同学习中建立了深厚的友谊。在培训总结中,学员们写到:“这是一次非常有意义的培训。既增长了知识,又结交了朋友,还受到了教诲。”“我们将以顾老前辈为楷模,用心做好此项工作,为中国悠久文化的传承做出一份微薄的贡献。”“这个班里八零、九零后很多,他们学历高,求知欲强,接受能力更强,……有这么多年轻一代的加入,古籍整理和保护工作一定会日臻完善,图书馆事业一定会蒸蒸日上!”
此次培训,为国家古籍保护中心主办,北京市古籍保护中心协办,两家单位的领导和员工为培训付出了辛勤的劳动。国家古籍保护中心的林世田主任、首都图书馆的陈坚副馆长百忙之中出席了开班仪式。国家古籍保护中心的庄秀芬老师多次往返培训地点,查看培训安排,发送培训资料等。首都图书馆历史文献中心刘乃英主任利用休息时间自驾车接送吴格教授,缓解舟车之劳顿。首都图书馆会议展览中心工作人员准备授课教室,网络中心工作人员配置路由器,历史文献中心古籍保护组工作人员确定培训地点、准备培训手册、洗印培训班合影,共同为培训的圆满完成给予了有力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