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首都图书馆历史文献中心古籍修复组稳步推进古籍修复工作,在提高修复技术、优化修复流程、加强修复工具检测、开展课题研究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1.提高修复技术。古籍修复组通过请进来和派出去的方式,提高修复人员的技术水平。修复组邀请国家图书馆资深古籍修复专家来馆实地指导修复工作,手把手的现场教学针对性极强,有效地提高了工作人员的修复水平。本年度,修复组继续派员参加由国家古籍保护中心主办的古籍修复技术培训班,首图学员不仅学习了修复技艺,也以此为契机对各馆的古籍修复工作有了一定的了解,为图书馆今后开展修复工作提供了借鉴。
2.调整人员构成,优化修复流程。古籍修复组根据实际工作需求及派遣员工的工作表现,调整了古籍修复组的人员构成,并根据多年的修复工作经验,进一步优化了修复工作流程,更新古籍修复登记表,细化古籍修复方案,力图明确古籍修复工作量,提高了古籍修复工作的质量和效率。
3.加强古籍修复用品及工具的检测。为保证修复质量,古籍修复组先后委托国家图书馆古籍保护实验室对古籍修复用水pH值、修复纸张成分、pH检测仪等工作用品和设备进行检测,确保修复用具达到国家标准。
4.开展古籍修复参考文献调研工作。为配合《古籍修复技术的科学化管理研究》课题的展开,工作人员整理总结出一份“近年来古籍修复重要参考文献”的参考书目,为今后的古籍修复工作和科研提供了重要参考。
在全体工作人员的共同努力下,古籍修复组全年共完成馆藏3至5级破损古籍中近万筒子页的修补工作,修复质量和数量较往年均有所提高。今后,古籍修复组将继续扎实开展古籍修复工作,并及时总结工作经验,进一步提高修复水平。
国家图书馆修复专家刘建明老师到馆指导修复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