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6月,北京市古籍保护中心工作人员前往首都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完成了对其所藏古籍的整理登记工作。
首都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始建于1914年,曾名为正志中学、成达中学、第三十八中学、第四十二中学、北京师范学院附属中学等。学校建校之初就购置了不少古籍,得知北京市古籍保护中心曾协助市属中学登记古籍后,附中图书馆工作人员积极联系邀请中心工作人员前往查看藏书情况。北京市古籍保护中心工作人员于6月14日前往图书馆,并于当日开始对古籍进行登记,之后又前往两次,完成了对全部古籍的登记工作。
工作人员进行古籍普查登记
经过编目整理及统计,古籍保护中心工作人员确认首都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图书馆藏有古籍120余部,大多为史部文献,包括纪传体、编年体、纪事本末体、杂史、史表、史评、传记等多种,类别的丰富显示出建校之初校方对历史类书籍的重视,其中“九通”和“二十四史”保存基本完好,十分难得。馆藏还有不少民国时期中华书局编辑的教科通用诸子和文集、总集类书籍,反映出当时学校对于哲学和文学的侧重。馆藏部分书籍上钤有“北平成达中学校书报室”“北京四十二中学图书馆藏书”等印章,印章颜色不一,是附中发展的历史见证。成达学校图书处所编写的馆藏中文书籍目录《成达学校现存中文书籍》与《成达中文总书目》,保存完好,内容完备,反映了附中在北平成达学校时期的藏书情况。这些古籍最初存放在铁皮书柜中,保护中心工作人员在进行登记时,先对古籍进行了简单的清洁除尘,之后建议将古籍存放在木质书柜当中,以改善保存条件。
在整理书籍的过程中,北京市古籍保护中心工作人员还有针对性地为该校部分学生讲解了古籍基本知识,让学生们近距离感受到了中华传统文化博大精深之一斑。
工作人员为学生讲解古籍基础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