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6月8日,由首都图书馆(北京市古籍保护中心)举办的“日下旧梓——古代北京的书籍刊印”展览在首图历史文献阅览室展厅隆重开幕。本次展览旨在梳理北京地区一千余年的书籍刊刻出版历程,引导读者领略刀笔之功造就的北京刻书辉煌。
展览以历史年代为纵线,以出版系统为横线,全面回顾辽金、蒙元、明代、清代等历史时期,北京地区书籍刊印在官方、团体、私人与民间书坊等出版系统中的规模、建制、技术与重要事件。通过馆藏古籍与影印仿真本相结合的方式,为读者展示一系列北京地区刻书的代表性成果,例如北京地区有明确时间的最早刻本辽统和八年(990)仰山寺前杨家书坊《上生经疏科文》、海内孤本蒙古宪宗六年(1256)刻本《歌诗编》、入选《国家珍贵古籍名录》的馆藏元刻本《资治通鉴》、明钦天监刻蝴蝶装《大统历》、精美绝伦的正统私人刻本《篆书金刚经》、活字技术巅峰之作清内府铜活字印本《古今图书集成》与木活字印本《武英殿聚珍版丛书》、诗图相得益彰的乾隆内府刻本《御制圆明园四十景诗图》、清代琉璃厂书坊刻满蒙汉合璧的《三字经》等等。
为使读者进一步了解古代书籍刊印技术,展览专门设立“古籍刊印技术举隅”版块,详细介绍雕版、活字、套印、版画、石印等中国古代书籍出版的主要工艺。同时展出馆藏清末民国刻制的书板实物三种,帮助读者直观感受古代四大发明之一的雕版印刷术。
此外,展厅放映区将循环播放《天工开物——中国古代印刷科技》系列纪录片,以影像形式宣传中国古代印刷技术的发展与成就。
展览地点:首都图书馆A座一层历史文献阅览室展厅
展览时间:2017年6月8日至10月24日(与历史文献阅览室开放时间保持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