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3月20日至4月27日,由国家古籍保护中心主办,陕西省图书馆承办‘第六期全国古籍修复技术与工作管理研修班’在西安举办。来自全国17个省市,20家单位共23位学员参加了此次培训。
开班典礼上,陕西省图书馆副馆长、陕西省保护中心副主任张海翔,天津图书馆副研馆员万群老师和国家古籍保护中心办公室主任助理王红蕾分别致辞讲话。万群老师提出:凝心聚力、重讲重技、团结协作、职人精神。不仅是对学员们的期望,更是对每一个古籍修复工作者的期望。
学员们认真实践
培训内容是以万群老师带领的导师团队的指导下,学员们有计划、有针对性的对馆藏《钦定古今图书集成》进行科学、合理地修复。陕西图书馆藏的《钦定古今图书集成》是清雍正四年(1726)内府铜活字本印本,是清乾隆皇帝亲赐予当朝首位陕籍状元、军机大臣王杰之私人藏书。历经百年风雨,现藏于省馆,存有4632册,另存总目20册。被誉为陕西省图书馆的一大镇馆之宝,已入选第一批《国家珍贵古籍名录》(名录号01946) 经核查统计,陕西省馆藏《集成》破损类型主要有六种:水渍、污渍、霉蚀、粘连、断线、虫蛀。另外,整套古籍均出现了不同程度的酸化情况,部分册次较为严重,变色,并且脆化、掉渣现象普遍。由于亟待修复的《钦定古今图书集成》数量庞大,为保证修复后整体的协调统一。此次修复工作,主要采用在不拆书的情况下进行掏补的方法。这对我们平时多以拆开书本,逐页修补的习惯是个极大的挑战。学习过程中,学员们不断摸索学习新的修复方法,同时也发现了以往修复经验中的不足之处。最终在老师和全体学员的共同努力下,培训期间修复完成《古今图书集成》200册,每一册都按照要求详细填写了修复档案。
学习期间,导师团队带领学员们共同研究、探讨修复方法,老师们言传身教,以身作则,在他们身上,不仅学习了修复的技艺,更体会到他们对待古籍、对待修复工作认真负责的精神和态度。此次参与珍贵善本的集中修复,也为我馆今后开展修复工作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首图学员在修复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