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8月25日至9月30日,国家古籍保护中心与中山大学图书馆在中山大学南校区图书馆联合主办了“第一期全国西方文献修复技术研修班”,培训为期37天,共有30人参加,学员为来自全国各地的15家图书馆的古籍修复人员以及中山大学资源管理学院图情专业研究生,图书馆包括7家公共图书馆、4家大学图书馆、1家博物馆图书馆、1家科研单位图书馆。首都图书馆派出一名工作人员参加了本次培训。
开班仪式合影
应邀出席本次开班仪式的领导和专家有广东省古籍保护中心副主任、省立中山图书馆副馆长倪俊明研究员,中山大学图书馆副馆长、古籍修复传导师林明博士,中山大学资讯管理学院副教授、国家情报专业硕士项目负责人周旖博士,资深古籍修复师、国家级古籍修复技艺传习中心导师助理肖晓梅女士。本次课程分为理论课、实践课两部分;理论课包括:修复职业伦理、特殊馆藏修复项目管理、西方图书的破损类型与修复技法、新疆少数民族古籍文献的修复档案建立与修复方案、新疆民文文献修复方案的制定与选择、西方图书修复案例及大理石纹制作方法;实践课为制作一本1/4皮质书,修复一本皮质封面西文书,并以小组为单位讨论、修复一本新疆文献,同时撰写出相关论文。此次培训改变了以往以教师授课为主的形式,而是以学员讨论、实践为主,教师授课时间极少。这种形式对于高级研修班的学员来说更为适合,也能有利于在较短时间内得到更有针对性的教师指导。
通过培训学习,首都图书馆学员在学习班中共修复的三本西文古籍,分别为封皮是皮质、纸质和布质。从初期与导师的讨论方案到后面自己确定修复方案,并结合自己的修复经验,更加充分地了解西文书的修复技巧,提高了西文古籍修复技艺水平,积累了更多的修复经验;同时借助此次学习班,学员对新疆民文文献的破损情况和修复方法有了一定的了解和认识,将西文古籍修复和新疆民文文献修复进行经验汇总,为今后更好地进行修复工作打下了较好的基础。
新疆民文文献修复
与导师探讨修复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