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动态

北京市古籍保护中心派工作人员参加“第二期全国碑帖编目与鉴定研修班”

作者:首都图书馆 王璇 发布时间:2016.06.15

为了贯彻落实“中华古籍保护计划”,进一步推动全国碑帖普查工作的开展,加强碑帖编目整理工作和培养碑帖编目与鉴定人员,2016510日,由国家古籍保护中心主办,重庆图书馆、重庆市古籍保护中心承办的“第二期全国碑帖编目与鉴定研修班”在重庆图书馆正式开班。本次培训班为期一个月,共有来自北京、南京、四川、湖北等全国各地公共图书馆、高校图书馆和文博收藏单位的26位学员参加此次培训。 



开班仪式


     5
10日上午,开班仪式在重庆图书馆四楼多功能厅举行。故宫博物院研究员施安昌,国家古籍保护中心办公室主任助理王红蕾博士、庄秀芬博士,重庆图书馆副馆长王宁远、特藏文献中心主任袁佳红出席了开班仪式。王红蕾博士代表国家古籍保护中心,简要回顾总结了近年来古籍普查工作的进展和成果,分享了去年在北京举办的“第一期全国碑帖编目与鉴定研修班”的成功经验。她对本期培训班寄予厚望,希望通过此次培训,培养出一批年轻的碑帖编目、鉴定人才。施安昌研究员则在发言中强调碑帖保护的重要性,对培训内容和安排进行了简要介绍。



比较拓本的不同


    
本次培训共邀请到故宫博物院施安昌研究员、尹一梅研究员,国家图书馆冀亚平研究馆员,北京大学图书馆胡海帆研究馆员登台授课。培训采取“理论+实践”的教学模式,以重庆图书馆所藏的四千余件碑帖拓片为教学内容,通过专家讲授和学员的实际操作,系统培训碑帖拓片的编目和版本鉴定。四位专家都是碑帖研究领域的权威,在学员编目过程中无私地给予全程指导,在传授知识、经验的同时,他们对待工作热情饱满、认真细致、几十年如一日的态度更是深深地感染了学员们。学员之间也形成了资源共享、友好互助、积极交流的氛围,经过一个月的学习和实践,掌握了碑帖编目的基本技能,在未来的工作中,为进一步推动全国各地碑帖编目工作的顺利进行打下基础。


胡海帆老师为学员演示拓碑

 

    继第一期全国碑帖编目与鉴定研修班之后,本次首都图书馆也派出一名学员参加了此次培训,顺利结业。


结业留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