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6月13日是我国第十个文化遗产日,今年的活动主题为“保护成果 全民共享”。北京市古籍保护中心在首都图书馆举办了“我与中华古籍”摄影大赛优秀摄影作品巡展、“全民阅读兴起于宋代”专题讲座,以及“雕版印刷体验之旅”等丰富的文化活动。
活动前期海报
为更好地在社会公众中进行古籍保护理念普及和宣传推广,突出我国古籍保护工作的重要意义、培育公众的古籍保护意识、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国家古籍保护中心和中国图书馆学会于今年2月联合推出“我与中华古籍”摄影大赛活动。共有来自全国各地的2803幅摄影作品参与本次大赛,最终评出专业组、大众组一、二、三等奖及优秀奖若干名。6月11日,优秀作品巡展活动正式在全国三十多个省市启动。北京市古籍保护中心与首都图书馆作为分展区之一,积极承接了本次活动,借助首图图书馆这一平台,将彰显着近年中华古籍保护工作辛勤与成果的优秀摄影作品,向北京市民、古籍爱好者、摄影爱好者做了充分展示。
“我与中华古籍”摄影大赛优秀作品巡展首都图书馆展区
“我与中华古籍”摄影大赛优秀作品巡展首都图书馆展区
北京市各区县图书馆巡展
“文化遗产日”当天,保护中心特邀中国印刷博物馆研究室主任、中国印刷史研究会副秘书长李英女士进行了题为《全民阅读之风兴起于宋代》的专题讲座。讲座包涵七个部分:宋诗宋词中的阅读之风、知性优雅的宋代女子、宋代阅读方法理论、宋代图书产销两旺、宋代藏书家与藏书楼、宋代全民晒书节、宋时出现的与阅读有关的成语。讲座围绕书与读书,在古色幽香的文字中为听众复原了宋人的文化生活,使大家获得对传统文化的深切感悟。
《全民阅读之风兴起于宋代》专题讲座
配合专题讲座,保护中心还举办了“雕版印刷体验之旅”的读者互动活动。活动现场展出了著名的公元868年《金刚经》刻本、最早印有版权申明的宋本《东都事略》、西夏刻印经卷、清代乾隆大藏经版画等在雕版印刷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书籍的精美复制品。来自中国印刷博物馆的工作人员还为前来参与活动的观众准备了两块印版:一是清末《二十四孝》图版,一是启功题写的“读书屋”字版。工作人员不仅现场演示雕版刷印环节,更手把手地教普通市民尝试亲手刷版。活动结束后,大家还可以把手工印品免费带回家,留作纪念。
“雕版印刷之旅”体验活动
古籍是中华民族的宝贵文化遗产。北京市古籍保护中心在“文化遗产日”通过主题展览、专题讲座和活动展示等丰富形式,不仅展示了“中华古籍保护工程”近年来所取得的优秀成绩,也有效地推动了广大民众自觉参与到文化遗产的保护实践中来。
【“我与中华古籍”摄影大赛优秀摄影作品巡展启动http://www.bjgujibaohu.com/News/D.aspx?Id=524】
【“我与中华古籍”摄影大赛优秀作品展http://www.nlc.gov.cn/pcab/ztzl/2015sy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