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动态

北京市古籍保护中心派工作人员参加第一期“全国碑帖编目与鉴定研修班”

作者:北京市古籍保护中心 王玥琳 发布时间:2015.08.18

2015年6月22日至8月7日,由国家古籍保护中心主办的“全国碑帖编目与鉴定研修班”在古香古色的国家图书馆古籍馆顺利举办,共有来自全国公共图书馆、高校图书馆、博物馆、研究院等十七家碑帖公藏单位的二十名学员参加了此研修班。国家图书馆善本部主任陈红彦、国家古籍保护中心办公室主任助理王红蕾、山东大学刘心明教授出席了开班仪式并致辞。

本次研修班创新采取了理论与实践高度结合的学习方式。第一阶段,主要进行碑帖编目与鉴定的理论知识的学习。山东大学刘心明教授、故宫博物院研究员施安昌、国家图书馆研究员冀亚平等专家先后授课,为学员讲授了《中国古代碑刻的起源和分类》、《碑帖鉴定》、《拓本的著录》等内容,为学员的编目实操打下良好的理论基础。北京石刻艺术博物馆研究员吴梦麟、国家图书馆善本部金石组组长卢芳玉带领学员前往北京孔庙和国子监博物馆、国家图书馆典籍博物馆等处观摩碑刻实物与著名拓本,使学员直观地了解了碑帖的形制、分类与传拓技法,领略到碑帖艺术的悠久魅力。

 

 

施安昌先生授课

 

冀亚平先生指导学员

 

研修班的第二阶段以学员编目著录、专家指导为主。重庆图书馆不远万里慨然提供馆藏1570余件拓本以供各位学员实操,这些藏品多为清代、民国旧拓,不乏善本,极大地开阔了学员眼界。国图金石组也准备了770余种未采拓片以供学员练习。施安昌先生、冀亚平先生、卢玉芳老师以及故宫博物院尹一梅研究员、北京大学图书馆胡海帆研究员、汤燕研究员等专家全程辅导学员编目,为学员答疑解惑,殚精竭虑,毫无保留地传授各种知识经验。二十名学员则以饱满热忱的学习态度投身于碑帖艺术的广阔天地,认真思考、工整书写、积极交流、互通有无,不少同学都放弃午休以争取更多的练习时间。最终的学习成果是可喜的,经过五十个的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的日子,二十名学员都完全掌握了碑帖编目的基本技能,可以独立担负所在单位碑帖编目的任务。

 

艰苦的“拼图游戏”

 

研修班结业典礼上,卢芳玉老师进行了精彩的总结报告,各位专家老师也给出了积极的意见和建议,学员们则结合亲身体会,畅谈这次学习经历中的心声。国家图书馆副馆长张志清对这次研修班的成功举办予以充分肯定,认为这是一次前无古人的创新之举,在国内碑帖专业人才培养方面将具有重要意义。 

首都图书馆派出一名学员参加了此次培训,顺利结业,为下一步全面开展首都图书馆及市属单位的碑帖整理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首图学员在编目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