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4月20日至4月24日,国家图书馆举办“第一期全国古籍保护技术培训班”,本次培训班共有来自全国51家收藏单位的51名学员参加。
此次培训为期一周,培训内容包括古籍保护技术与实践,古籍保存环境与标准,古籍文献的保存方法等,武汉大学信息管理学院刘家真老师、国家图书馆古籍馆研究馆员周崇润老师分别进行了理论讲解,国家图书馆古籍馆文献保护组组长田周玲还特别介绍了国家图书馆的古籍保护实验室,给学员们介绍了实验室的先进设备,取得的成果和正在研究的项目,国家图书馆古籍馆馆长陈红彦介绍了国家图书馆古籍保护与修复工作成果,包括濒危文献的修复、专项修复所取得的成果等。
培训过程中带领学员们参观了古籍修复室,简单了解了修复过程,并详细介绍了相关设备的使用方法,刘家真老师课堂上和学员们进行深入的互动,结合理论知识深入分析每个馆藏单位的书库建设情况,并根据地理位置、现有条件提出了很有建设性的改进方法,并介绍了很多相关的设备仪器。国家图书馆金石部主任卢芳玉老师对本馆金石拓片的收藏、折叠方法,进行了现场展示,并展示了收藏所用的函套、书签。周崇润老师带领大家观看了手工造纸的视频,令学员们更深入地了解了纸张的制造过程以及原理,从而更透彻地理解光源、温湿度气体是如何对古籍纸张的损害程度。
此次培训为各个馆藏单位的书库建设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和丰富的实践经验,授课老师从各个方面深入讲解了古籍破损的成因,且从科技的角度,介绍了最前沿的技术方法和仪器,令学员们眼界大开。大家纷纷表示,国家图书馆现有的设备建设和取得的先进成果十分有借鉴性,古籍保存不易,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也不是一朝一夕能够完成的,需要在不断地探索中慢慢摸索最完善的方法,努力创造古籍保护环境的新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