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动态

“中华古籍保护计划”成果宣传推广活动顺利举行

作者:北京市古籍保护中心 史丽君 发布时间:2014.06.14


    中国古代文献典籍是中华民族在数千年历史发展过程中创造的重要文明成果,是中华文明绵延数千年,一脉相承的历史见证,是中国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2007年,“中华古籍保护计划”正式启动,7年来取得了丰硕的成果。2014年6月14日“中国文化遗日”当天,北京市古籍保护中心通过展览、展示、讲座等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活动,向读者呈现了“中华古籍保护计划”的成果,充分展示了古籍文献的独特魅力。

由国家图书馆(国家古籍保护中心)、中国图书馆学会、北京市文化局主办,首都图书馆(北京市古籍保护中心)、北京市图书馆协会承办的“中华古籍保护计划成果展”拉开了此次活动的序幕。作为今年“文化遗产日”的重点活动之一,展览充分秉承“让文化遗产活起来”的主旨,全面呈现了古籍之美与古籍之用、“中华古籍保护计划”、北京市古籍保护工作等内容。本次展览将持续到6月20日。

 

 

 

 

6月14日上午,北京市古籍保护中心举办了“制作一本线装书”的活动,吸引了众多读者的参与和关注。在活动现场,专业的古籍修复工作人员带领广大读者用简单的工具制作出一本本古香古色的线装书,让市民亲身体验了古书制作的乐趣。此次活动吸引了不少青少年读者的参与和驻足,未来一代对传统文化表现出的强烈兴趣和关注,充分体现了传统文化的生命力。

 

“制作一本线装书”活动现场

 

修复人员认真示范

 

修复人员亲手指导

 

小朋友们兴趣盎然

 

活动结束合影留念

 

6月14日下午,清华大学图书馆研究员、古籍版本专家刘蔷为读者带来了“天禄琳琅——乾隆皇帝的藏书”主题讲座。刘蔷博士以生动形象的语言为现场200余名市民介绍了“天禄琳琅”特藏的建立、清宫藏书源流、书之流散与现存情况的调查、“目外书”及《天禄琳琅书目》“三编”、“四编”等内容。市民在参与中收获了知识,增进了对古籍文献及其保护工作的认识。

 

刘蔷博士在讲座中

 

    

讲座活动现场